2019.05
听听来自理性世界的声音:成人正畸的相关文献知识
1. 正畸界的鼻祖Edward H.Angle在1892年宣布牙齿矫正技术从其他牙科治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口腔正畸,又叫做牙齿矫正,矫正牙颌畸形,既是为了排齐牙齿、改善颜面外貌,也是要重建咬合、改善咀嚼功能。百年老店有分量吧?全世界的口腔正畸人的研究成果有分量没?
2. 听说正畸后牙容易松动脱落,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时候?我们先谈谈什么情况下会掉牙?牙周病和龋病是口内牙齿缺失的两大病因。
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组患龋率为88.1%,65-74岁组患龋率为98.4%;35-44岁组中年人牙周健康率仅占14.55%, 65-74岁老年组仅占14.1%,临床中大多数牙列缺失的主要病因是牙周炎。
正畸过程,牙怎么移动呢?为什么牙齿在矫正的力量下可以移动位置,还可以保持健康?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居住的城市,只要有建筑物的存在,那么拆除和重建,一般都是由工程队完成。你也可以想象,在牙齿周围的组织(也就是牙周组织内),住着一个负责拆除和重建的工程队。而固定牙齿的牙周组织(牙龈/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都属于牙周组织),就是可以被改建的城市。当牙周组织受到牙套的力量后,就会出现被改建的过程。当牙套的力量施加在牙齿上,一般受压的一侧牙周组织会吸收,而另一侧(牵引侧)牙周组织会新生。在吸收与新生的过程中,牙齿就实现了移动(生理性的移动),注意是生理性的移动而非病理性的移动。
在移动牙齿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合适的力量矫正,还要根据情况定期调整力量。这样正畸与牙齿松动脱落间有没有关系就清楚了,正畸前正畸中及正畸治疗后密切关注龋病及牙周病才是保障牙齿健康不脱落的重要条件。
3. 现代口腔正畸随着材料技术发展和矫正生理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在牙周护航下成人正畸已经相当成熟。
每一种临床治疗一定有一定的风险,我想知道正畸治疗的风险具体有哪些?
常见正畸风险有四类:
1. 牙根吸收,其实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根尖部很少量的吸收是正常现象,但是在有些病例,或者在某些类型的牙齿移动中,存在发生跟吸收明显得可能,术前要有预判(特发性根吸收除外)。
2. 牙槽骨吸收,在成人正畸过程中,出现牙槽骨很少量吸收属于常见伴发现象,但如果操作不当或设计不周全,则可能出现明显牙槽骨吸收。
3.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多数关节病与正畸治疗无关,但是如果正畸治疗造成严重咬合错乱,也是有可能诱发颞下颌关节问题的。
4. 颜面外貌变差,很多正畸患者来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牙颌颜面美观和笑容,但是不当的正畸设计,或者操作经验不足,可能会出现所谓的"牙套脸"。所以,口腔医生若要胜任正畸治疗工作,要么是正规的正畸专科医生,要么一定是经过规范化正畸技能培训的口腔全科医生。
正畸治疗会疼吗?会有哪些不适反应?我可不可以承受?
正畸中初戴矫正器及每次复诊加力后,牙齿可能会出现轻度反应性疼痛或不适,一般持续3-5天后即可减轻或消失。若疼痛不减反而加重或出现其它情况,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就诊。患者如有不适不要自己调整,以免破坏矫正装置,要尽快联系医生就诊。如遇到弓丝磨擦引起的疼痛,可以用正畸蜡封住凸起部分。
正畸费用高吗?我该怎样选择合适的矫治器?
价格背后包含的内容很多,首先要选择一位可以信任的医生或者一个医生团队。矫治器有固定矫治器,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不能摘戴,对牙齿各方向移动的控制力更强,活动矫治器更美观便于控制口腔卫生。
为避免成人整牙的尴尬,对整牙期间形象有要求的患者可以选择隐适美或舌侧矫治器:
▲隐适美矫治器
▲舌侧矫治器
正畸治疗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在固定矫正器治疗过程中,不能吃过硬(如啃排骨)、过粘(如粘糕)等食物,大块的食物须弄小后再吃(如苹果),以防矫正器损坏。若发现带环松动脱落、弓丝折断等情况而影响到口腔功能时,需及时与医生联系,确定是否需要前来复诊。
戴用固定矫正器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早、中、晚及进食后都必须刷牙,要把牙齿上的软垢及留存的食物残渣仔细刷干净,注意注意注意刷牙刷不好会造成牙龈炎、牙周炎、牙齿脱钙及龋齿。
▲在牙套上方倾斜45°,打转刷牙
▲在牙套下方倾斜45°,打转刷牙
▲牙线穿过弓丝,清理牙周
上一篇:无托槽隐形矫治 |循序渐进,口腔正畸不容“标配速成”
下一篇:正畸骨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