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最新口腔正畸培训、正畸学技术资讯
2019.07
牙龈是我们唯一能观察到的牙周组织。在正畸过程中,由于娇治器的存在导致口腔微生物环境发生改变,牙齿移动引起咬合力和咬合关系的改变,必然导致牙龈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增生、退缩,甚至
现附着丧失。除了临床上的改变外,牙龈还发生了生物学上的改变:牙龈组织损伤,表现为胶原纤维撕裂;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基因被激活,但胶原酶受到抑制。有研究显示,机械力可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促进其增殖并抗凋亡。
临床观察发现,当关闭拔牙问除后, 拔牙处的牙龈组织集聚,牙龈乳头增生。组织学上则表现为牙齿拔除后,拔牙处的牙槽间隔纤维断裂,恢复期新形成的胶原纤维重建为连续的牙槽间隔纤维。连接间隙两侧的牙齿。
在牙齿移动过程中,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见压力侧和张力侧新形成的牙龈胶原纤维直径显著增加,牙龈乳头被压缩的区域可见胶原纤维分解。此外,压力侧还可见到牙龈弹性纤维在数量上和尺寸上的轻微增加,而张力侧仅可见少量弹性纤维。
但是,在正畸治疗中,牙龈组织不会像牙槽骨和牙周膜那样被吸收,牙龈组织只是被压缩,所以正畸不会导致牙眼组织吸收、牙周袋形成。此外,正是由于牙龈纤维在牙齿移动过程中被压缩变形,弹性增大,更可能导致保持阶段复发的出现。
下一篇:成人正畸中的牙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