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
(牙合),也称作咬合,是在神经肌肉控制下,上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包括静止和运动状态。在咬合过程中上、下颌牙齿的接触则称为咬合接触。选择性调磨牙齿(牙合)面可以消除咬合早接触或咬合干扰,使(牙合)力均匀合理地分布于牙齿咬合面上,消除(牙合)创伤及由其所导致的咀嚼肌紧张和疼痛,有助于稳定正畸效果。
L.F.Andrews在对120副未做正畸治疗的最佳(牙合)个体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理想(牙合)的6个形态学特征,并构成直丝弓矫治器产生的基础。
理想(牙合)的六项标准
1、磨牙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的远中面咬合(接触)于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尖的近中面。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落在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沟内。
2、轴倾角(近远中“倾斜”):每个牙齿牙冠长轴的龈端在切端的远中。“近中倾斜”的度数取决于牙齿的类型(评价的是牙冠长轴的倾角,而不是整个牙齿长轴的倾角)。
3、冠转矩(唇舌向或颊舌向倾斜度)(评价的是牙冠长轴的倾斜度,而不是整个牙齿长轴的倾斜度)。上下颌切牙牙冠长轴唇向倾斜一定角度以抵抗对(牙合)牙的过度萌出。这种唇向倾斜允许上颌牙齿的接触点相对于各自下颌对应牙齿的接触点适当偏远中,使得后牙冠获得理想的咬合关系。在上颌尖牙和后牙存在冠舌向倾斜的情况下,倾斜角从尖牙到第二前磨牙相对比较恒定,在磨牙略有增加。下颌后牙从尖牙到第二磨牙也有类似的逐渐增加的冠舌向倾斜。
4、扭转:没有扭转存在。
5、间隙:牙弓内没有间隙存在,相邻牙齿紧密接触。
6、(牙合)曲线:(牙合)曲线较平或少量Speed曲线。
上一篇:儿童正畸,拔牙可以少一点
下一篇:牙根吸收